杜甫
戍鼓断人行,边秋一雁声。
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
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。
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。
杜甫的这首秋愁诗,是写亲人离散、骨肉分离之愁。此时的秋愁,是亲情之愁。
写这首诗的时候,安史之乱已经历时4年。安禄山、史思明的叛军从范阳南下攻入河南,杜甫的老家河南洛阳沦陷,故乡的亲人全部陷入战乱之中。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,正分散流离在河南各地,战事阻隔,音信不通,引起他强烈的愁绪、担忧和思念。唐肃宗乾元二年(公元759年)九月,时值中秋,身在秦州(现在的甘肃天水)躲避战乱的杜甫,在强烈的忧虑和挂念中,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——《月夜忆舍弟》。
诗的大意是:戍楼上的更鼓声响起,夜色断绝了人行。边塞秋夜的长空中隐隐传来了失群孤雁的哀鸣。时令已经到了白露节气,黄草上的露珠从今夜开始颜色就变成一片霜白。而天上的中秋月,还是故乡儿时记忆中的最明亮。几个亲弟弟都在战乱中离散各去一方,故乡的家园也已经破败,互相间再没有地方可以得知彼此死生的消息。寄往洛阳城的家书总是无法送到,更何况现在战乱频仍毫无停止的迹象。
安史之乱中的杜甫颠沛流离,尝尽了人间战乱的穷困与艰辛。长时间的流亡逃难生活中,他既怀家愁、又忧国难,自是有千般愁绪、万般感慨。孤苦中面对边塞暗夜里当空的秋月,千头万绪便一齐自然是喷涌而出,以他高超的大家艺术风范,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,沉郁顿挫。特别是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一句,更是成了千年传诵、人尽皆知的乡愁名句。
李商隐
远书归梦两悠悠,只有空床敌素秋。
阶下青苔与红树,雨中寥落月中愁。
李商隐的这首秋愁诗,是写滞留异乡、思念妻子之愁。此时的秋愁,是相思之愁。
端居,字面上是闲居、安安稳稳居住着的意思。实际上以'端居'为题,正是反映了他长时间客居异乡、表面安稳,实际上对发妻深切的思念却与日俱增,内心的悲苦痛断肝肠。
诗的大意是:盼望远在家乡的妻子给我来封书信,却总是等不到;想要踏上回归故里的愿望,也像梦一样难以实现。这两个迫切的愿望总是落空,两者皆悠悠。只有辗转反侧在空荡荡的床榻上,默默地熬过这寂寥清冷的素秋。台阶前的青绿色的苍苔和庭院中被秋霜染红的树叶,在迷濛的秋雨和清冷的月色笼罩下,愈发勾起我的相思情,恰好似这绵绵不绝的秋愁……
远别家乡和亲人,时间已经很久。远方妻子的来信,是客居异乡寂寞生活的最大慰藉,但作此诗时,已经很久没有接到妻子的来信了。在这寂寞孤苦的清秋之夜,得不到家人音讯的空虚显得格外强烈,为寂寞所咬啮的灵魂,便自然而然地从“归梦”中寻求慰藉,从空床上的辗转反侧来熬过,长长的清秋雨夜,简直就是一场与孤苦寂寞为敌的生死相搏。
全诗寥寥二十八字,却全景式地营造出了冷寂、凄清的氛围,表达了悲愁孤寂的相思情。
王勃
长江悲已滞,万里念将归。
况属高风晚,山山黄叶飞。
王勃的这首秋愁诗,是写久在旅途、渴望归乡之愁。此时的秋愁,是思归之愁。
王勃,初唐四杰之首。他虽然只活了二十八岁,但他的即兴而作的《滕王阁序》,却展现出了他千古无人能及的卓绝才情,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一句,更是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壮美和悲情,流芳百世。
这首诗是王勃因言获罪遭贬斥、被逐出沛王府后,无所事事,本想借着蜀地山水名胜以消解胸中的积愤,但长期的异旅生活,加之心情郁闷,思归之情日趋浓烈,面对浩浩长江,发出了悲凉的呐喊。全诗一挥而就,气势壮阔而苍凉,是他绝世才情的又一次强烈喷发。
诗的大意是:
在我满腔悲凉的眼里,浩浩长江仿佛已经凝滞。久在异地万里远游,心情充满抑郁的我,此刻无比思念故乡,渴望着早日回归。更何况这时节高冷的秋风、苍茫的暮色,再加上重重的秋山上黄叶在漫山飘飞……
辛弃疾
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。爱上层楼,为赋新词强说愁。
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。欲说还休,却道“天凉好个秋”!
辛弃疾的这首秋愁词,是写历尽沧桑、感慨人生之愁。此时的秋愁,是家国之愁。
这是辛弃疾被弹劾革职后,报国无门、满怀失望,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。在带湖居住期间,他常常闲游于博山道中,却总是无心赏玩风光,眼看国事日趋艰难,北伐遥遥无期,自己无能为力,一腔愁绪无法排遣,就在博山道旁的一堵墙壁上,题写了这首词。
词的大意是:
人在翩翩少年、青春勃发时,根本不懂忧愁的滋味,总是喜欢登高远望。不仅喜欢登高远望,而且为了使写出的新词更加吸引人,就信口在词中平添上几句本来没有的愁绪。
如今我已经四十多岁了一事无成,尝尽了忧愁的滋味,想要诉说却难以言表,话到嘴边总是停住。话到嘴边总是停住,说出口来的却是一句:“好清凉的一个秋!”
这首词构思精巧、意境深长。写少年时没有愁烦却“强说愁”、历尽沧桑后满怀愁绪却又避口不谈,对比之下,意味无穷。这首词上下两阕里的“愁”含义截然不同,少年时“强说”的是春花秋月、无病呻吟的闲愁;成年后“避口”的是关怀国事,怀才不遇的哀愁。平易浅近的语句中,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的痛楚和矛盾,包含着深沉、忧郁、激愤的感情。辛词是豪放派的代表,这首词虽然稍显婉约,但同样具有意境深远、内涵丰富、心胸博大的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