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 经典语录 >

白居易一首诗,写尽了大唐盛世下底层人民的无奈与辛酸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0-08 08:22:57    

白居易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之一,他写的诗歌很通俗易懂,据说他每次写诗都会读给老人和儿童去听。他不管是在朝廷为官还是在地方任职,他的心里始终有着百姓二字。在他的笔触下,既有像“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”对祖国河山的倾情赞美。还有“绿蚁新醅酒,红泥小火炉”的暖心话语。一首《卖炭翁》写尽了底层人民生活的心酸。

大唐.南山

一位老者居住在离长安城不远的南山中,他每天的工作不外乎砍柴烧炭,每天都重复着一样的,循规蹈矩的工作。如果没有杜甫,我们可能很难想像1000多年前卖炭翁是什么样子,生活是多么心酸,幸好有白居易,给了我们答案。

卖炭翁——白居易

卖炭翁,伐薪烧炭南山中。

满面尘灰烟火色,两鬓苍苍十指黑。


诗的前两句没有多少宏大的描写,只是用了一种近乎于白描的手法。向我们描绘了1000多年前一位卖炭的老者的形象。这位老者每天工作单一,脸上由于长期烧炭而形成了烟火色,他的生活十分困苦。由于长期的劳累,老者的双鬓已经斑白了,他的手指受到了长期的烟熏而发黑,但是在那个看似盛世的背景下,没有人会关注那个卖炭的的老者,如若有人关注他,那也是那个白乐天。

卖炭得钱何所营?身上衣裳口中食。

可怜身上衣正单,心忧炭贱愿天寒。

夜来城外一尺雪,晓驾碳车碾冰辙。

牛困人饥日已高,市南门外泥中歇。

这就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卖炭翁,他卖炭所得的钱只能维持自己的生计。他每天辛辛苦苦的工作,只是为了自己能够勉强在这个社会生存。他只能是生存,谈不上生活,更谈不上享受。他是一个老人,却承载着极大的工作量。

这已经是深冬了,老人的身上依旧穿得很单薄。但他的内心还是希望天气更冷些,最后是为了多买几块炭,只是生活在底层的人民最真实的一面,为了生计,他们拼尽全力,可是始终无法跨越那鸿沟,幸福的生活仿佛是他的对立面。尽管表面上是大唐盛世,可是你知道有多少个“卖炭翁一样”的小角色吗,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边缘,不为人所关注,他们的工作是累的,是苦的,是脏的,但不能因为他们在底层就收不到关注,他们理应也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,难道不是吗?

这时候已经下雪啦,结冰了,老人推着碳车,艰难地在冰上行走着。他很累了,牛也很累了。他饿了,牛也饿了。他想休息一下,老人找了一块南门外的地方,准备休息一下。我们无法想象老人当时的心情。面对生活的重压,老者又该怎么办呢?该怎么办呢?

翩翩两骑来的是谁,黄衣使者白衫儿。

手把文书口称敕,回车叱牛牵向北。

一车炭,千余斤,宫使驱将惜不得。

半匹红绡一丈绫,系向牛头充炭直。

这时候来了两匹骑快马的人,他们是宫中宦官的手下。号称带着文书来“收购”这老人辛辛苦苦收来的碳。这都是老人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啊,这一牛车的碳重千余啊,“黄衣使者”都拉不动啊,可是当他们将这车碳运走的时候,留给这位老人的是什么呢?答案是“半匹红绡一丈绫”。一些老者平常根本用不到的东西,这东西给老者又有什么用呢?毫无用处,这欺压百姓的官吏,你若不给钱也就罢了,你肯给些御寒的衣物或是食物也可以。这时候的一点食物胜过你10张“绫”啊。

我们真的无法卖炭翁的内心到底是怎样的,他也许会伤心,会落寞,会难受,可这又有什么用呢?他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百姓,卑微得不能再卑微的老人。他面对权势的挤压,他一个老人又能做得了什么,什么也做不了,什么也不能做,他不敢不交谈。不交碳就是抗旨,就是违背朝廷,他哪里敢但得上这么沉重的一个罪名。他若是反抗,不仅仅是碳,恐怕他的性命都保不住。

相关文章

文案:那些谈及往事云淡风轻的人,都曾被现实狠狠的吊打过

2024-11-23 11:00:43

过了时效的朋友圈可以这样发,建议收藏

2024-11-23 10:33:56

七夕情话最暖心短句给女生

2024-11-23 10:19:03

《变形记》:卡夫卡的奇幻之旅,十句经典直击灵魂深处

2024-11-23 10:03:56

“朋友圈日常生活状态的文案”

2024-11-23 09:49:52

不落俗的句子

2024-11-23 09:36:34